近日,由武侯区社区学院精心策划制作的《天府名小吃》系列微课程在学员群体和线上平台掀起一股学习热潮。该系列微课精选赖汤圆、老妈兔头、夫妻肺片等十款极具代表性的天府名小吃,通过精练生动的视频形式,将舌尖上的成都文化送进了千家万户的屏幕。课程上线推广后反响热烈,累计播放量上万次,转发量突破千次,成为社区教育赋能本土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。

深耕本土,微课浓缩“天府滋味”
作为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,武侯区社区学院始终致力于挖掘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。本次推出的《天府名小吃》系列微课,正是学院深耕本土文化资源、创新社区教育形式的生动实践。课程开发团队深入调研,精选了十款承载着成都记忆与烟火气的经典名小吃。清晰展示了小吃的历史渊源、独特风味和制作技艺要点,高清的画面、通俗的讲解,让居民们足不出户,便能沉浸式感受“甜润绵密赖汤圆、麻辣鲜香老妈兔头、薄亮爽口夫妻肺片”等地道天府风味,领略非遗美食的魅力。


双线推广,智慧教育“火”出圈
为了让优质课程资源惠及更多居民,武侯区社区学院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推广策略。一方面,课程资源第一时间精准推送到活跃的学员微信群,激发了老学员们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点赞并自发分享给亲朋好友。另一方面,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阵地,通过官方视频号持续发布、重点推介。接地气的内容、精良的制作、便捷的获取方式,迅速点燃了居民的学习热情。不断刷新的播放量和转发量,不仅体现了课程本身的吸引力,更彰显了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主动传播的积极性,形成了良好的线上学习与互动氛围。

展望未来,持续深耕社区教育沃土
《天府名小吃》系列微课的热播,为武侯区社区学院的数字化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学院将持续聚焦居民需求,深挖本土特色文化资源,开发更多主题多元、形式新颖、内容优质的社区教育课程。未来,将继续运用新媒体技术,拓宽传播渠道,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芬芳,通过“云端”飘得更远,惠及更多社区居民,为提升居民文化素养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、守护城市文脉贡献坚实的社区教育力量。


供稿:赖露
初审:张夏云
二审:王馨
终审:田许明